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初中物理 > 辅导探讨 > 正文

《升华和凝华》重难点突破

来源:物理好资源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19-12-23 点击量:
《升华和凝华》重难点突破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在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感知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在实验中用对碘加热来揭示固体升华是需要吸热的,其逆过程凝华则可通过分析推断其需要放热,由于升华、凝华现象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材在这里没有过多设计活动内容。在前面学习四种物态变化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物态变化中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中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更好地解释各种现象中包含的物态变化。举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并通过“水的循环”分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学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重难点突破

    本节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应采用各种方法,将有关的升华、凝华现象尽可能多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观察、体验这些现象,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然顺畅地形成概念,避免出现机械、孤立的死记硬背物理概念的现象。教材本身联系生活实际编写而成,但教学中仍应注重组织学生主动的、更多的联系实际展开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初步养成探究物理、运用物理的习惯和喜爱物理的良好情感。

1.升华和凝华

突破建议:

    升华和凝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都进行得较为缓慢,比如常温下樟脑丸的升华、冬天一直冰冻着的衣服变干、冬夜水蒸气的凝华(下霜)等,再加上变化前后的气体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几乎没有感性认识。因而,做好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十分必要。
    在实验中,用“碘锤”来做升华实验,现象明显且简便易行、安全卫生,是观察升华、凝华现象的一个重要“窗口”。碘在常温下稍微受热,就可以升华,碘蒸气稍微遇冷,又可以凝华;再加上碘蒸气呈紫红色,便于观察,所以用碘做升华、凝华实验,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物质。实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观察物质固态和气态之间发生变化时,有没有液态物质出现。碘升华实验也可以用下面的实验替代:在锥形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盖紧瓶塞(是为了防止有毒气体泄漏),然后加热,直至看不到锥形瓶中的樟脑丸粉末时,取下瓶塞,迅速将一根枯树枝放入,很快便可看到樟脑丸的蒸气在枯树枝上凝华,形似雪花。升华和凝华实验常用的物质是萘和碘。
    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加深学生的认识,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比如:用久的电灯泡灯丝会变细,玻璃泡会显得黑,这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使体积减小,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内壁上凝华成冰晶;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冬天,冰冻的衣服(结了冰)变干(温度低于0℃,冰不能熔化,消失的本质是冰逐渐升华为水蒸气了);冬天,0℃或以下(未达到熔点)雪人仍逐渐变小;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白雾、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食品保鲜等。
    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干冰及其应用。干冰,虽然它的名字带着一个冰字,却和水结成的冰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它是由无色的气体──二氧化碳形成的。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钢瓶里,再加压,它就会变成和水一样的液体了,如果温度再低一些,那么二氧化碳就会变成白色的、好似雪花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干冰。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成气体。干冰的温度可达-78.5℃,由于干冰温度很低,它急剧升华的时候,会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里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雾。
    干冰的主要应用有──利用干冰冷藏食品: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在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是由于向空气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使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烟,这样就造成了舞台上的云雾效果。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人们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当干冰进入冷空气层,会很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冷空气层的气温急剧下降,这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就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还没有残留物。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在医学科研上,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冷冻疗法”,即把干冰放在部分组织(如疣子)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迅速降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

2.水循环

突破建议:

    要求学生阅读STS“水循环”,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本节内容教学之前,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图片或下载网上信息。可以分成三个主题进行准备:(1)水为何珍贵?(2)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3)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上课时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在同学们动态的交互学习中,形成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通过对有关问题的争论,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关于水循环,应该让学生了解自然界里雨雪的形成,这是很有代表性的物态变化和水循环过程。地面上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升到高空与寒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当温度下降,而又有凝聚核心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一滴雨点要比云中的小水滴大上几千倍,小水滴一定要在它的体积增加到很大时才会变成雨点落下来。如果温度低于0℃,水蒸气在空中就可能形成雪。
    雪是结晶的水。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微小晶体叫水晶。当水晶在大气中随着气流上下翻腾,聚集起来变得足够大时,就成为雪花向地面飘落。雪花的形状多为六角形,也有针状、柱状或不规则形状的。某些雪花的直径可大于2.5厘米。雪花的大小取决于温度,温度越低,形成的雪花越小。由于构成雪片的结晶能反射光,所以雪片呈白色。当过冷水滴碰撞在冰晶(或雪花)上,则成霰,霰在积雨云中随着气流多次升降,不断与雪花、小水滴等合并,形成透明层与不透明层交替的冰块,落到地面,这就是雹。地表面上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当水蒸气的含量达到饱和时凝结成水滴,这就是露,如果地表气温降到0℃以下时,则水蒸气直接凝结为固态,就是霜。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