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 > 试卷中心

2022高中物理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轮复习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更新时间:2021-11-23 文件大小: 555.75 KB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WinNT/2000/XP 授权方式: 免费资源 下载次数:

下载地址

先选择下载地址,再点击下载,若为站外链接的下载地址,则所需的“提取码”统一在”资源介绍“的文末!

本地下载

资源介绍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目标要求  1.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过程并能进行数据处理.2.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3.能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
实验技能储备
1.实验原理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a与F、m的关系.
2.实验器材
小车、槽码、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天平、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过程
(1)测量: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

图1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操作:①槽码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
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
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计算加速度a.
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象.
⑤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1m图象.
4.数据处理
(1)利用逐差法或v-t图象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5.注意事项
(1)开始实验前首先平衡摩擦阻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阻力时,不要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
(2)实验过程中不用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必须保证的条件:m≫m′.
(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6.误差分析
(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槽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槽码的总重力.
(2)平衡摩擦阻力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离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1  (2020·山东模拟)某同学利用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数据是按加速度大小排列的,第8组数据中小车质量和加速度数据漏记.


图2

组号 F/N m/kg a/(m·s-2)
1 0.29 0.86 0.34
2 0.14 0.36 0.39
3 0.29 0.61 0.48
4 0.19 0.36 0.53
5 0.24 0.36 0.67
6 0.29 0.41 0.71
7 0.29 0.36 0.81
8 0.29
9 0.34 0.36 0.94

(1)该同学又找到了第8组数据对应的纸带以及小车质量,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来的点未画出.请你帮助该同学求出第8组中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
(2)如果要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需取表格中____________组数据(填组号),作a-F图象;如果要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取表格中____________组数据(填组号),作a-m图象.这种研究方法叫作________法;
(3)作出的a-m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a与m成反比.
答案 (1)0.90(0.89~0.92) (2)2、4、5、7、9 1、3、6、7、8 控制变量 (3)不可以
解析 (1)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来的点未画出,故相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根据逐差法可得x34-x12=2a1T2,x23-x01=2a2T2
故加速度为a=x34+x23-(x12+x01)4T2=x24-x024T2=x04-x02-x024T2=10.10-3.25-3.254×0.12×10-2 m/s2=0.90 m/s2.
(2)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需要保证物体质量不变,选取2、4、5、7、9组数据.
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力F不变,选取1、3、6、7、8组数据.
涉及多个变量时,需要控制其他变量恒定,改变其中一个变量,这种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3)分析题图丙可知,a-m图线为曲线,并不能说明a与m成反比,故应作a-1m图象,研究a与1m成正比关系,即a与m成反比.



1.(2019·湖北武汉市四月调研)某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来探究“在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图3
(1)实验中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先将沙桶用细线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C.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将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近似地当成小车所受的拉力F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设小车所受拉力的真实值为F真,为了使系统误差mg-F真F真<5%,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是M,则M与m应当满足的条件是mM<________.
(3)在完成实验操作后,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得到小车的加速度倒数1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 (1)B (2)0.05 (3)C
解析 (1)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沙桶,只让小车拖着纸带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选项A错误;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应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选项B正确;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错误;
(2)在本实验中认为细线的拉力F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mg,由此造成的误差是系统误差,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真M,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mgM+m,且mg-F真F真<5%,解得:mM<0.05.
(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mgM+m,则1a=1mg(M+m)=1mgM+1g,故选C.

2.(2016·全国卷Ⅲ·23)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4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

图4
(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
(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绘制s-t图像,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3)对应于不同的n的a值见下表.n=2时的s-t图像如图5所示;由图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
n 1 2 3 4 5
a/(m·s-2) 0.20 0.58 0.78 1.00


图5
(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6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n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图6
(5)利用a-n图像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9.8 m·s-2).
(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
A.a-n图线不再是直线
B.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
C.a-n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
答案 (3)0.39 (4)见解析图 (5)0.44 (6)BC
解析 (3)因为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图中点(2 s,0.78 m)代入s=12at2可得,a=0.39 m/s2.
(4)根据描点法可得如图所示图线.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mg=(M+5m)a,则a=mgM+5mn,图线斜率k=mgM+5m=1.005,可得M=0.44 kg,
(6)平衡摩擦力时,以小车和钩码整体为研究对象有:nm0g=(m+5m0)a,则a=m0gm+5m0n,即a-n图像的斜率为m0gm+5m0.若保持木板水平,则小车将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有nm0g-μ[mg+(5-n)m0g]=(m+5m0)a,a=nm0gm+5m0-μ[mg+(5-n)m0g]m+5m0=(1+μ)m0gm+5m0n-μg.说明a-n图像仍为直线,但不再过原点,且斜率变大.故选B、C.
考点二 拓展创新实验
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创新
(1)将实验装置的平面改为斜面
(2)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改为测定动摩擦因数
实验器材的创新
利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直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

(1)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结合遮光条的宽度可测滑块的速度
(2)利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无需平衡摩擦阻力
(3)用力传感器测滑块的拉力,无需满足m≪M
实验过程的创新
(1)结合光电门得出物块在A、B两点的速度,由vB2-vA2=2ax得出位移,算出物块的加速度
(2)结合牛顿第二定律mg-μMg=(M+m)a得出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例2  (2020·山西吕梁市期末)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细线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放在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上,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图7
(1)实验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8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8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轴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AE (2)1.32 (3)2k
解析 (1)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A、E不需要,符合题意;该题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从而得到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B需要,不符合题意;用打点计时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需要,不符合题意;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D需要,不符合题意.
(2)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6 s,由Δx=aT2,
则有:a=(3.81+3.30+2.79)×10-2-(2.30+1.91+1.40)×10-29×0.062 m/s2≈1.32 m/s2;
(3)小车所受合力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两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MF
则a-F图象的斜率k=2M,解得小车质量为:M=2k.

3.(2019·全国卷Ⅱ·22)如图9,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 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图9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10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图10
答案 (1)gsin θ-agcos θ (2)0.35
解析 (1)对铁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μ=gsin θ-agcos θ.
(2)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5×150 s=0.10 s,
由逐差法和Δx=aT2可得
a=(x5+x6+x7)-(x1+x2+x3)12T2≈1.97 m/s2,
代入μ=gsin θ-agcos θ,解得μ≈0.35.
4.如图11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图11
(1)若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宽度为________ m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_______图象.
A.Δt-m B.(Δt)2-m
C.1(Δt)-m D.1(Δt)2-m
(3)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试分析:
①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7 dΔt (2)D (3)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②未满足小车的质量M远大于重物的质量m
解析 (1)由题图乙可知第7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游标卡尺读数为11.0 mm-7×0.9 mm=4.7 mm.由于遮光条的宽度较小,所以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小车的瞬时速度,即v=dΔt.
(2)由2ax=v2,得2ax=(dΔt)2,即a∝1(Δt)2,又因为F=mg,所以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1(Δt)2-m图象,故D正确.
(3)①题图丙中图线与横轴有交点,说明在外力比较小时小车没有加速度,说明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②由实验原理知:mg=(M+m)a,a=mgM+m,由v2=2ax得a=d22x(Δt)2,所以1(Δt)2=2xd2(M+m)mg,可见当m较大而不满足M≫m时图象斜率会明显减小.

发表评论

最新列表

最热列表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