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题试卷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学校2019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更新时间:2021-10-16 文件大小: 361.06 KB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WinNT/2000/XP 授权方式: 免费资源 下载次数:

下载地址

先选择下载地址,再点击下载,若为站外链接的下载地址,则所需的“提取码”统一在”资源介绍“的文末!

本地下载

资源介绍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学校2019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
1.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在道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造林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主要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
C.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D.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4.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5.2018年1月19日12时1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吉林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6.羊角锤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在使用它拔钉子时如图所示,给手柄那个方向最省力(  )

A.F1 B.F2 C.F3 D.F4
7.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擦后的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是由于两个气球带上了同种电荷
B.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可能把电源烧坏
C. 将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发光,说明易拉罐是导体
D. 节日的小彩灯,一个坏了,一串都不亮了,它们是并联的
8.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下降速度为0.3m/s
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C.拉力F的功率是4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9.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l和p2,则(  )

A.p1>p2 B.pl=p2
C.p1<p2 D.无法比较p1和p2的大小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且R1>R2.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12.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实验选小卡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较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C.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摩擦,提高可见度
D.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可将卡片翻转一定的角度
1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14.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15.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学习的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模拟对司机进行呼吸式酒精检测的装置,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6V,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为可以感知酒精气体浓度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它所在位置空气中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而改变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当被测人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在20以下时,可视为不影响驾驶机动车;在20~80之间视为饮酒驾驶;在80以上视为醉酒驾驶。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大于3V时,属于醉酒驾驶的范围
B.电压表示数小于2V时,属于不影响驾驶机动车的范围
C.被测人员呼出酒精气体浓度越高,此测试电路的总电功率越小
D.在检测出被测人员处于饮酒驾驶的情况下,此测试电路的总电功率在0.12W﹣0.3W范围内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5分)
16.如图所示,在吹气球时,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你及时捡起气球会发现它的嘴部温度   (选填“变高”“变低”或“无变化”),球内气体喷出来时和图   (选填“乙”或“丙”)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

17.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   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   s。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使用测电笔时的情境,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测电笔的笔尖应该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19.观察如图所示的图象可知,列车行驶完全程,其平均速度为   米/秒;在匀速行驶时,列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列车到站后,乘务员常常会提醒乘客“等车停稳后再下车”。如果人从还在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着地后容易向   倾倒(填:A“列车行使的方向”或B“列车行使的反方向”),这是由于   。

20.如右上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   (选填“左”或“右”);当由木块运动由慢到快向左水平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确实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   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如图所示,是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   (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   (选填“P”或“Q”)。

22.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冒出很多白雾,白雾是冰箱   (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   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23.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正在着力开发太阳能动力车的技术应用推广,如图是一种新型太阳能动力车,太阳能接收板的面积为10m2,每平方米上每秒钟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400J,可给太阳能蓄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6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是10A,电动机转子线圈电阻是4Ω.则太阳能蓄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该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获得牵引力是60N.则车的行驶速度是   m/s。

24.在图中,重为10牛的均匀球体保持静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受到的拉力F

25.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满分45分)
26.(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通过烧杯中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好处是   ;
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如图乙所示)。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

(3)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4)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27.(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兰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   的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   (选填“靠近凸透镜的方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所成像的特点是   实像(请把像的性质写全面)。
(2)小兰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   (选填“会”或“不会”)在光屏上成指尖的像。小兰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内,要想观察到像,眼睛应在   侧(选填“蜡烛”、“光屏”)。
(3)小兰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变得清晰,像的大小将变   。
(4)如果要估测题(1)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足够   (选填“远”、“近”),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   (偏大\等于\偏小)。

(5)小兰根据图3知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爱动脑的小兰突然想到:如果象图4一样,把可看做点光源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是否与主光轴平行?于是他按照图4进行实验,将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左侧,看到了一个与透镜大小相同的光斑。据此小华得出结论:由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小华兴奋地将实验过程和结论汇报给老师,老师却说这样实验不能得到结论,实验还需要改进。请你说出不能得到结论的理由以及改进措施。理由:   ;改进措施:   。
28.(5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上标有“12V,3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通过计算回答:
(1)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多少安?
(2)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多少欧?

29.(9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大木箱,其质量为120kg,其底面积为2m2.张明同学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想把大木箱推走:先用100N的力推2s,没推动,再用300N的力推2s,使其加速前进,最后用200N的力推2s,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推重物的三个阶段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木箱的重力为多少牛顿?(g=10N/kg)
(2)木箱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3)在4﹣6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瓦特?
(4)在2﹣4s内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牛顿?

30.(11分)小明利用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10Ω1A)、电键、导线测未知电阻Rx(约5Ω)的阻值。

(1)小明连接好电路如图(甲)所示,小芳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有两处错误。请在连接错误导线上打“×”并将正确连接画出来。
实验次数 1 2 3 4
U/V 2.00 1.50 1.00
I/A 0.40 0.31 0.22
(2)改正错误后,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电表示数填在上表中空白处。改变滑片的位置,得到多组电压和电流数值如表所示。
(3)若电压表已损坏,另外找来一个开关和足够的导线,利用这些器材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图丙虚线框内。
②简述实验步骤,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③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未知电阻的阻值Rx。
④请你对你设计的实验作出评价。
31.(9分)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冒充色拉油在市场上销售,欺骗、伤害市民。
小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首先,他通过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然后,他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鉴别:
A、将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平;
C、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
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根据测算出的密度,鉴别样品油的品质;
F、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
(1)请将上面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填字母序号)。
(2)由图1可知,M=   克;样品油的体积V=   ml。
(3)若m=23.8克,则样品油的密度ρ=   g/cm3。
(4)小华通过比对测算结果,能否断定样品油是地沟油?为什么?
小强认为: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同样可以鉴别它们。于是,他量取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样品油,分别装入A、B两个烧瓶内,将两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分别浸入两个烧瓶内,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
(5)实验中,小强把两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其目的是   ;取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样品油,其目的是   ,通过观察   ,就能比较出它们比热容的大小,并依此鉴别出样品油的品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
1.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在道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D.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造林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解: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调节气温,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
B、在道路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噪声,无法降低噪声的污染,不合题意;
C、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
D、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造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生活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要注意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措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
2.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主要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
3.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  )
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
B.物体内部没有电子
C.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D.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如果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时,物体呈电中性,即不带电。
【解答】解:平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
故选:C。
【点评】掌握原子及原子核的结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物理考查中的热点,应熟记并理解。
4.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使用时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是淡红色
C.烤火炉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D.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但是红外线通常伴随着红光而出现。
【解答】解:
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看到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原因是电热丝的温度较高时,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会发出少量的红色光,所以看到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通常伴随红光出现,紫外线通常伴随紫光出现。
5.2018年1月19日12时1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吉林号视频07星、08星和4颗小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分析】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解答】解: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
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增加,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题目。
6.羊角锤子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在使用它拔钉子时如图所示,给手柄那个方向最省力(  )

A.F1 B.F2 C.F3 D.F4
【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先确定不同施力方向的支点,画出相应的力臂,通过比较力臂大小得出结论。
【解答】解: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该力的力臂,选项中每个力的力臂,如图所示: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越省力,
由图可知,力沿F2方向时,动力臂L2最大,最省力,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和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要注意使用杠杆时,若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越省力。
7.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擦后的两个气球相互排斥,是由于两个气球带上了同种电荷
B.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可能把电源烧坏
C. 将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发光,说明易拉罐是导体
D. 节日的小彩灯,一个坏了,一串都不亮了,它们是并联的
【分析】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②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连接连接起来,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③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④在串联电路中,所有用电器共同组成一个通路,一个用电器损坏,其它用电器都是断路状态,都不能工作;在并联电路中,每个用电器独立与电源组成通路,某一支路用电器损坏,其它支路用电器不受影响,照常工作。
【解答】解: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带了同种电荷。故A正确;
B、如果用导线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会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故B正确;
C、将易拉罐与灯泡串联起来,灯泡能够发光,说明易拉罐能导电,属于导体。故C正确;
D、小彩灯一个坏了,一串都不亮了,说明只有一个通路,所以它们是串联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电源短路的危害、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及串并联电路的区分,包含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8.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下降速度为0.3m/s
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C.拉力F的功率是40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分析】(1)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利用速度公式求其速度;
(2)滑轮组存在绳重和摩擦,无法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3)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P= 求拉力做功功率;
(4)利用W=Gh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解答】解:
A、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 = =0.2m/s,故A错;
B、滑轮组存在绳重和摩擦,无法求出动滑轮的重力;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2m=500J,
拉力的功率:
P= = =50W,故C错误;
D、有用功:W有用=Gh=400N×1m=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100%=80%,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有用功、总功的含义是关键。
9.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
【解答】解: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斜面与物体间存在摩擦,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还应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D。
【点评】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要注意每个力都要找到施力物体,保证不能多力也不能漏力。
10.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水和酒精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l和p2,则(  )

A.p1>p2 B.pl=p2
C.p1<p2 D.无法比较p1和p2的大小
【分析】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水的质量大,比较出凸出部分液体的质量,用总液体减去凸出部分的液体就是压在容器底的液体,根据p= 判断出对容器底的压力。
【解答】解:图中液体凸出部分液体的体积一样大,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根据ρ= 知,凸出部分水的质量大于凸出部分酒精的质量,又因为水和酒精的总质量相同,所以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因为剩余部分容器的低部与容器口一样大,压力等于重力,即F=G=mg,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根据p= 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即p1<p2,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此题是判断液体的压强,但需要用固体压强公式,有一定的难度。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且R1>R2.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分析】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串联电路的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根据I= 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解答】解:
A图,闭合开关后,电阻R1被短路,只有R2工作,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
B图,闭合开关后,电阻R1和电流表被短路,只有R2工作,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
C图,开关S闭合前,只有电阻R2工作,闭合开关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的总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电流表的示数为 + ;
D图,开关S闭合前,只有电阻R1工作,电流表测量R1的电流,闭合开关后,两电阻并联,电流表仍测量R1的电流,其示数为 ;
综合分析可知C图中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串并联的辨别以及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12.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因此实验过程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B.实验选小卡片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卡片较轻,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C.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可以减小摩擦,提高可见度
D.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时,可将卡片翻转一定的角度
【分析】(1)控制变量法就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由于重力对实验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物体的重力越小影响越小。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采用悬挂法进行实验;
(4)要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可以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决定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多个,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
B、减小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选择比较轻的卡片,故B正确;
C、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提高可见度,实验中采用悬挂法,故C正确;
D、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拉着卡片的两根细线必须平行,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刚释放时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不能是翻转,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要注意学习实验的探究方法。
13.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分析】(1)光线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去;
(2)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被水面反射后形成的现象。故本选项正确;
B、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故本选项错误;
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等大的、正立的、虚像,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视角增大,人的像不会变大,故本选项错误;
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正立的、虚像,不是实像,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等,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14.如图使用共享单车需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发生漫反射,白色部分发生镜面反射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3)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是镜面反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的是漫反射。
【解答】解: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故A错误;
B、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B正确;
C、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是漫反射,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不反射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光源的概念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15.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学习的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模拟对司机进行呼吸式酒精检测的装置,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6V,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为可以感知酒精气体浓度的可变电阻,其阻值随它所在位置空气中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而改变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当被测人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在20以下时,可视为不影响驾驶机动车;在20~80之间视为饮酒驾驶;在80以上视为醉酒驾驶。对于这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大于3V时,属于醉酒驾驶的范围
B.电压表示数小于2V时,属于不影响驾驶机动车的范围
C.被测人员呼出酒精气体浓度越高,此测试电路的总电功率越小
D.在检测出被测人员处于饮酒驾驶的情况下,此测试电路的总电功率在0.12W﹣0.3W范围内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算出当电压表为3V和2V时电路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算出可变电阻的阻值,根据图象乙判断出酒精气体的浓度,再根据图象判断电阻越小,浓度越大来分析;
(2)由图象可知,被测人员呼出酒精气体浓度越高,可变电阻的阻值越小,根据P=UI= 分析电路的总电功率的大小;
(3)在20~80之间视为饮酒驾驶,根据图乙判断出电阻的大小,根据P= 算出总电功率的范围。
【解答】解: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串联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A、电压表示数等于3V时,电路的电流I= = =0.3A;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
可变电阻分担的电压为:U变=6V﹣3V=3V,
可变电阻的电阻为:R变= = =10Ω,
由乙图知当可变电阻为10Ω,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为80;
当电压表示数大于3V时,可变电阻分压变小,电阻变小,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变大,大于80,属于醉酒驾驶的范围,故A正确;
B、电压表示数等于2V时,电路的电流I′= = =0.2A;
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
可变电阻分担的电压为:U变′=6V﹣2V=4V,
可变电阻的电阻为:R变′= = =20Ω,
由乙图知当可变电阻为20Ω,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为40;
当电压表示数小于2V时,可变电阻分压变大,电阻变大,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变小,小于40,可能属于不影响驾驶机动车也可能属于饮酒驾驶,故B错误;
C、由图象知被测人员呼出酒精气体浓度越高,电阻越小,根据P= 知,此测试电路的总电功率越大,故C错误;
D、当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值在20~80之间视为饮酒驾驶,由图象知电阻在40Ω~10Ω之间,根据P= 知功率在0.72W~1.8W之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读懂图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5分)
16.如图所示,在吹气球时,吹大了的气球没握住,它叫啸着飞跑了!你及时捡起气球会发现它的嘴部温度 变低 (选填“变高”“变低”或“无变化”),球内气体喷出来时和图 丙 (选填“乙”或“丙”)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

【分析】(1)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会减小;
(2)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解答】解:
(1)气球内的气体向外喷出,气体对外做功,球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球的机械能,则球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2)图乙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因此是压缩冲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缸内物质的内能。
图丙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因此是做功冲程,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此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一致的。
故答案为:变低;丙。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属于常见题型。
17.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测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 电磁波 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 1.75 s。

【分析】(1)“鹊桥”与月球背通信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的;
(2)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已知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根据公式t= 求出时间。
【解答】解;(1)“鹊桥”与月球背面是通过电磁波传送的,因为太空是真空,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指令是通过电磁波传播,传播速度为3×105km/s,
由v= 可得传播时间:
t= = =1.75s。
故答案为:电磁波;1.75。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是基础题。
1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使用测电笔时的情境,其中正确的是 乙 (选填“甲”或“乙”)。测电笔的笔尖应该是 导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分析】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
【解答】解: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火线,不发光是零线;在图甲和图乙中,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是图乙;笔尖属于导体。
故答案为:乙;导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用途、使用方法,属于基础题。
19.观察如图所示的图象可知,列车行驶完全程,其平均速度为 26 米/秒;在匀速行驶时,列车的速度是 100 千米/时。列车到站后,乘务员常常会提醒乘客“等车停稳后再下车”。如果人从还在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着地后容易向 A 倾倒(填:A“列车行使的方向”或B“列车行使的反方向”),这是由于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的缘故 。

【分析】(1)由图象可读出行驶的总路程;由图象读出6﹣16小时行驶的路程,根据v= 求出平均速度
(2)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列车行驶的总路程为s=1500km;t=16h,
则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v= = =93.75km/h≈26m/s;
在匀速行驶时列车的速度:
v1= = =100km/h;
(2)人从正在行驶车中跳下时,这是因为人原来是运动的,脚与地面一接触,受摩擦力作用脚停止运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的缘故,所以人会向列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故答案为:(1)26;100;(2)列车行驶的方向;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的缘故。
【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
20.如右上图所示,当匀速向左水平拉动木板M,待木块N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木块N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 左 (选填“左”或“右”);当由木块运动由慢到快向左水平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等于 F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分析】由N处于静止状态,对N受力分析,可以判断摩擦力方向,根据N和M属于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判断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解答】解:对木块N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摩擦力方向左,无论M如何拉动,木块N受到的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故答案为:左;等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大小的判断、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易出错。
21.爱因斯坦曾说过,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确实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 磁力 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如图所示,是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 弱 (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 Q (选填“P”或“Q”)。

【分析】(1)电流和磁场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能用它们产生的效应或作用来说明它们的存在
(2)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看不见的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
(3)磁感线的疏密体现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磁场方向为该点的切线方向。由此入手分析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放人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来认识它,还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它,由于磁感线的疏密体现了磁场的强弱,a点的磁感线较稀,b点的磁感线较密,所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弱;同时由于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跟小磁针放在该点的北极指向一致,所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Q;
故答案为:磁力;弱;Q;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分布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以及磁场方向的判断,同时也检测了同学们对磁场方向的理解。
22.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冒出很多白雾,白雾是冰箱 外 (选填“内”或“外”)的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很低,打开冰箱门时,冰箱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白雾,此过程要放出热量;湿抹布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遇冷凝固为冰与侧壁粘在一起。
故答案为:外;液化;放出;凝固。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3.太阳能作为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正在着力开发太阳能动力车的技术应用推广,如图是一种新型太阳能动力车,太阳能接收板的面积为10m2,每平方米上每秒钟接收到太阳辐射的能量为400J,可给太阳能蓄电池提供的电压为160V.可供电动机正常工作的电流是10A,电动机转子线圈电阻是4Ω.则太阳能蓄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40% ;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该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获得牵引力是60N.则车的行驶速度是 20 m/s。

【分析】(1)根据W=UIt求出太阳能蓄电池1s输出的电能,根据题意求出太阳能蓄电池板1s接收的能量,然后根据η= ×100%求出太阳能蓄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2)根据P=UI求出电动机的电功率,根据P损=I2R求出电动机转子线圈因发热损失的功率,进而得出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根据P= = =Fv求出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解答】解:(1)太阳能电池1s输出的电能:W=UIt=160V×10A×1s=1600J,
太阳能电池板1s接收的能量为:E=400J/(m2•s)×10m2×1s=4000J,
则太阳能蓄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η= ×100%= ×100%=40%;
(2)电动机的电功率P=UI=160V×10A=1600W,
电动机转子线圈因发热损失的功率:
P损=I2R=(10A)2×4Ω=400W,
则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P机械=P﹣P损=1600W﹣400W=1200W,
由P= = =Fv得,该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v= = =20m/s。
故答案为:40%;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功率的计算、效率的计算及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关键是变形公式及推导公式灵活运用,此题体现了物理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思想。
24.在图中,重为10牛的均匀球体保持静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受到的拉力F

【分析】先选出标度,然后根据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过重心表示出拉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答】解:均匀球体保持静止,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选取标度为5N,然后过球心作竖直向上的、大小为10N的拉力。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图示的画法,力的图示应选择合适的标度,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5.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比原来会聚一些;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都会比原来发散一些;射向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解答】解: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点评】能够判断出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发散还是会聚,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起发散作用的就是凹透镜,起会聚作用的就是凸透镜。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满分45分)
26.(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通过烧杯中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好处是 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 ;
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 方便记录物体的温度和状态 。
(2)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如图乙所示)。表格中(a)、(b)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时间t/min ;(b) 物质状态 。

(3)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第3min时,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态。
(4)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可以方便记录物体的温度和状态;
(2)探究晶体冰的熔化温度变化规律时,需要明确晶体冰在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状态;
(3)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4)根据表格中蜡的温度变化分析。
【解答】解:(1)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时,不需要酒精灯加热,冰会从室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熔化,这样可以方便记录物体的温度和状态
(2)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刻的状态,故表格中应添加时间/min 和状态;
(3)冰从第1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熔化完,所以第3min时,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一直上升,没有固定的熔点,故蜡为非晶体。
故答案为:(1)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不需要;方便记录物体的温度和状态;(2)时间t/min;物质状态;(3)固液共存;(4)非晶体。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冰的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分辨,最大的不同就是晶体有一段时间只吸热而温度不变,我们应该学会区分。
27.(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兰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 光屏 的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 靠近凸透镜的方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的方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直到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所成像的特点是 倒立缩小 实像(请把像的性质写全面)。
(2)小兰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在光屏上成指尖的像。小兰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内,要想观察到像,眼睛应在 光屏 侧(选填“蜡烛”、“光屏”)。
(3)小兰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的,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烛焰的像变得清晰,像的大小将变 小 。
(4)如果要估测题(1)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足够 远 (选填“远”、“近”),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 偏大 (偏大\等于\偏小)。

(5)小兰根据图3知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焦点,爱动脑的小兰突然想到:如果象图4一样,把可看做点光源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是否与主光轴平行?于是他按照图4进行实验,将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左侧,看到了一个与透镜大小相同的光斑。据此小华得出结论:由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小华兴奋地将实验过程和结论汇报给老师,老师却说这样实验不能得到结论,实验还需要改进。请你说出不能得到结论的理由以及改进措施。理由: 光线有可能先会聚(相交)再延长至光屏,也可能得到与透镜大小相等的光斑 ;改进措施: 应左右移动光屏,观察光斑大小是否改变 。
【分析】(1)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u<f,成正立的虚像,此时物像同侧;
(3)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简记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物距很大时,像距非常靠近焦点;
(5)将一小灯泡放在焦点处,然后用光屏承接折射光线形成的光斑,通过光屏位置的改变判断折射光线的特点;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在实验时,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而图示的光屏位置偏上,因此要使光屏的位置下降。
此时物距大于20cm厘米,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应把光屏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2)u<f,成正立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因此小兰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不会在光屏上成指尖的像。小兰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内,要想观察到像,眼睛应在光屏这一侧。
(3)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进行实验,不改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小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即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因此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足够远,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因为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小明运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焦距与实际相比偏大。
(5)根据小华的实验得出的结论:由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这样实验不能得到结论。
因为实验中图3中光线有可能先会聚(相交)再延长至光屏,也可能得到与透镜大小相等的光斑,因此应左右移动光屏,观察光斑大小是否改变,然后得到结论。
故答案为:(1)光屏; 靠近凸透镜的方向;倒立缩小;
(2)不会;光屏;
(3)靠近; 变小;
(4)远;偏大;
(5)理由:光线有可能先会聚(相交)再延长至光屏,也可能得到与透镜大小相等的光斑;
改进措施:应左右移动光屏,观察光斑大小是否改变;
【点评】此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记规律,特别注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8.(5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上标有“12V,3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通过计算回答:
(1)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多少安?
(2)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多少欧?

【分析】(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额定电流;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的阻值;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
(1)由P=UI可得,灯泡L的额定电流:IL= = =0.25A;
(2)因灯泡正常发光,则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
IR=I﹣IL=0.45A﹣0.25A=0.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电源的电压U=UL=12V,
由I= 可得,R的阻值:
R= = =60Ω。
答:(1)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0.25A;
(2)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0Ω。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电流和额定电流相等。
29.(9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大木箱,其质量为120kg,其底面积为2m2.张明同学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想把大木箱推走:先用100N的力推2s,没推动,再用300N的力推2s,使其加速前进,最后用200N的力推2s,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推重物的三个阶段中,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木箱的重力为多少牛顿?(g=10N/kg)
(2)木箱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3)在4﹣6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瓦特?
(4)在2﹣4s内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多少牛顿?

【分析】(1)已知木箱的质量,利用G=mg可求得其重力;
(2)木箱放在水平地面时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再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根据图象可知在4﹣6s内的运动速度和推力大小,利用P=Fv可求推力做功的功率;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
【解答】解:(1)木箱的重力G=mg=120kg×10N/kg=1200N。
(2)木箱放在水平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120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 =600Pa;
(3)由图象可知在4﹣6s内的运动速度v=2m/s,用200N的力推
则在4﹣6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P=Fv=200N×2m/s=400W;
(4)用200N的水平推力能使木箱匀速前进说明此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和推力是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20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以及跟地面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没有改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即为200N。
答:(1)木箱的重力为1200N;
(2)木箱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600Pa;
(3)在4﹣6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是400W;
(4)在2﹣4s内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200N。
【点评】本题考查功、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常见题目。
30.(11分)小明利用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10Ω1A)、电键、导线测未知电阻Rx(约5Ω)的阻值。
(1)小明连接好电路如图(甲)所示,小芳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有两处错误。请在连接错误导线上打“×”并将正确连接画出来。
实验次数 1 2 3 4
U/V 2.00 1.50 1.00
I/A 0.40 0.31 0.22
(2)改正错误后,移动滑片到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电表示数填在上表中空白处。改变滑片的位置,得到多组电压和电流数值如表所示。
(3)若电压表已损坏,另外找来一个开关和足够的导线,利用这些器材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把你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图丙虚线框内。
②简述实验步骤,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测出的物理量。
③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表示未知电阻的阻值Rx。
④请你对你设计的实验作出评价。
【分析】(1)电压表应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应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不能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
据此分析电路接线错误之处,并改正;
(2)由图乙确定电表量程与最小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表示数;
(3)电压表已坏,只能用电流表测电阻,可把滑动变阻器作为定值电阻使用,要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可以采用两个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并联的方式,测出通过滑动变阻器0和未知电阻Rx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是相等的特点,我们可以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就知道了Rx两端电压,
然后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Rx的阻值;按这种设计测电阻,只能测一组数据,不能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与电压表连接错误,电压表应并联在待测电阻两端,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由图知:电压表量程是3V,最小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 2.50V;电流表量程是0.6A,最小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50A;
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U/V 2.50 2.00 1.50 1.00
I/A 0.50 0.40 0.31 0.22
(3)①实验电路设计:把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处,作为定值电阻使用,定值电阻R滑=10Ω;把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分别用两只开关控制,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上,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②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1;
b.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2。
③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x=U0=I1R滑,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x= = 。
④这种方案只能进行一次测量,不能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误差较大,不利于精确测量。
故答案为:(1)如上图;(2)2.50;0.50;(3)①如上图;②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1;
b.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2。
③Rx= = .④这种方案只能进行一次测量,不能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实验误差较大,不利于精确测量。
【点评】伏安法测电阻是最一般的测量方法,在没有电压表或没有电流表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知道时,也能测量被测电阻。只有电流表,利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和最小时,根据电源电压相等,求得被测电阻。只有电压表,利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小时,获得电源电压。当滑到最大时,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列出等式求得被测电阻。
31.(9分)地沟油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一些不法商人对其进行简单的脱水、脱杂、脱臭处理后,冒充色拉油在市场上销售,欺骗、伤害市民。
小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首先,他通过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然后,他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鉴别:
A、将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平;
C、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
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根据测算出的密度,鉴别样品油的品质;
F、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
(1)请将上面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B、C、A、D、F、E (填字母序号)。
(2)由图1可知,M= 52 克;样品油的体积V= 30 ml。
(3)若m=23.8克,则样品油的密度ρ= 0.94 g/cm3。
(4)小华通过比对测算结果,能否断定样品油是地沟油?为什么?
小强认为: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同样可以鉴别它们。于是,他量取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样品油,分别装入A、B两个烧瓶内,将两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分别浸入两个烧瓶内,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
(5)实验中,小强把两根阻值相同的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其目的是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根电阻丝放出的热量相等 ;取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样品油,其目的是 控制变量 ,通过观察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大小 ,就能比较出它们比热容的大小,并依此鉴别出样品油的品质。

【分析】(1)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过程是: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
(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

发表评论

最新列表

最热列表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