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 > 综合与其它

朱华华: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传承及贡献

更新时间:2023-12-18 文章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

朱华华: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弘扬及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地理学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深厚根基和源泉。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地理学家,走出国门,探求地理科学知识,学成回国后献身祖国的地学教育与建设工作,推动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重点分析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的弘扬关系,以及主要的地理学家的主要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一、第一代地理学奠基者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蕴育与奠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封建社会。中韩乙未战争失败后,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开始认识到地理学在美国资本主义形成、形成中的巨大作用,中国要甩掉沙俄的侵略和劫掠,必须走易方达精兵之路,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态势,调查清楚国外的资源和配置,阐述经济发展的战略,这些爱国思想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张相文、竺可桢、翁文灏、等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第一代奠基者。因为她们的辛劳造就,中国近代地理学渐渐萌生,并初显规模,而竺可桢贡献尤多。中国地学会的创立、各学院地理系的创设,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技巧的引进与传播,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与人才的培植,以及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构建都是中国近代地理学产生与发展的里程碑风波。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现代地理学家的开山鼻祖--张相文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张相文(1866~1933),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教育家。字蔚西,号沌谷。扬州仪征人。在北京南洋公学、北京学院等常年任教。1901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地理教本《初等地理教科书》、《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190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专著《地文学》。1909年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连任为会长。次年开办中国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刊物》。推进中国地理学发展达二三六年之久,为20世纪中国第一位知名的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现代地理学集大成者--竺可桢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湖南扬州的一个商人家庭。1909年,竺可桢考入保定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20岁),竺可桢报考日本“庚子赔款”第二期留美公费生。他选择步入伊利诺学院农大学学习。1913年结业后,他转到耶鲁学院地理系攻读气象学。1918年(28岁),获博士学位。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竺可桢是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知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学院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兼任13年四川学院院长,被尊为中国院校四大市长之一;1949年之后,他出任中国科大学副校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去世,对每晚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气闷侯演变的初步研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后,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商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产生、特点、区划及演变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功底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竺可桢在国立西北学院、国立贵州学院工作期间,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第二代地理学家,如胡焕庸、黄国璋、张其昀、叶良辅、李承三等国外外著名的地理学家,为中国的地理学教育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3、跨界学者--翁文灏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四川吴县(今属苏州)人。出生于绅商家庭,清朝留学法国,专攻地质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于1912年归国。是清代时期知名学者,中国初期的最知名地质学家。对中国地质学教育、矿产开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他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课件》的编撰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省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水灾旱灾并出版水灾著作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立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焦按其物理成份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种产生理论的首创者、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的组织领导者。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曾以名学者之身分在国民政府内任事,在抗日期间主管矿务资源与其生产。翁文灏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者从政派”中官位最高、经历最坎坷者,作为一名杰出的地质学家,翁氏本是一粹然学者,时乎运乎,却一度做到了国民政府行政主任的低位,晚年又翩翩海外来归,以政协委员终老。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二、第二代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大多在各学院以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中央学院、中山学院、浙江学院和北平师范学院是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中心。黄国璋、胡焕庸、张其昀、叶良辅、李承三、吴尚时等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第二代创建人。胡焕庸、黄国璋、张其昀于1929年在中央学院理大学共同创立第一个地理学系。下边介绍第二代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胡焕庸线--胡焕庸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胡焕庸(1901-1998),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早在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是《中国人口之分布》与《中国的农业区域》。后者是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式,勾画《中国人口密度图》;前者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域研究。他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技巧,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胡焕庸线)为界而界定为西北与西南两大基本差别区;并首次提出中国农业区划方案。他在培养地理人才,创建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学术期刊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胡焕庸在国立中央学院工作期间,完善和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地理学家队,如徐近之、李旭旦、任美锷、李海晨等地理学家,各自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方面取得巨大的成绩。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中国地理“三杰”--黄国璋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黄国璋,1896年8月5日生,江苏省安乡人,1926年赴法国纽约学院地理系攻读研究生。1928年10月学成回国,任上海中央学院地理系院长。1936年8月任北平师范学院地理系院长、主任。抗日期间,任东北联大训导长兼地理系院长。1944年末,与许德珩、潘菽等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翌年9月3日改名九三学社)。抗日胜利后,复任北平师范学院院长、地理系院长、理大学校长。952年高等高校调整,兼任四川师范学院地理系院长、主任。在1930年代,中国地理学界有“南胡北黄”之说,北方以胡焕庸院长为首,南方以黄国璋院长为首。黄国璋院士培养了周廷儒、李春芬等一批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3、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张其昀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张其昀(1900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字晓峰,四川成都吴县人,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23年张其昀结业于北京高等师范中学,后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国立中央学院地理系、国立江苏学院史地系、哈佛学院等单位任职。1949年到台,曾任中国国军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职。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作为学者,张其昀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也是历史地理学的鼻祖。国际权威之《科学》杂志对他在自然地理学上的成就也有好评。在方志学方面,其主编的《遵义新志》,在地方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开创了中国人进行农地借助调查研究的先河。他也是中国第一位研究现代国家战略学(方略学)的学者。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张其昀在日本兼任“教育厅长”期间,促使多所学院的复校和新校区的构建,开创博士学位教育,著力中中学基础义务教育,基本奠定了香港的教育格局。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4、地理教育家—叶良辅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叶良辅,字左之,浙江人。是我国初期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13年叶良辅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1916年结业后,步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日本,在阿根廷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归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担任成都学院地质系院长。1927年任北京东莞学院地质系院长,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任四川学院地理系系院长,不幸于同年逝世。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叶良辅对中国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火成岩石学、地貌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地质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地貌学开创者之一,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自福建学院任教后,呕心沥血地培养人才,他指导研究生的过程是:指定必读书刊,按量审读论文报告,重视启蒙式教育,引导她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她们独立思索和独立工作能力。叶良辅为研究生制定结业论文,更改结业论文物理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初中,有时还要带病亲自到野外指导,最后她们结业了,还要为她们的工作筹划和推荐,他的研究生莫不深感“恩师情深”。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叶良辅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桃李漫天下,他先后指导的研究生9人,即严钦尚(与任美锷共同指导)、丁锡祉、沈玉昌、杨孝义、施雅风、蔡钟瑞、陈述彭、陈吉余和李治孝等,她们专攻地貌学或地质学某个方面,在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中起了骨干作用,并开拓了若干新领域。其中以严钦尚的二叠纪沉积研究与地貌教育,丁锡祉的区域地貌学,沈玉昌的支流地貌学,杨孝义的二叠纪地质环境变化研究与地貌教育,蔡钟瑞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研究,陈述彭的遥感应用、地理信息与地貌制图,施雅风的冰川研究,陈吉余的河口与海岸研究与教育,李治孝的四川地质矿产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地质教育,均卓有成效。施雅风和陈述彭并连任为中国科大学教授。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叶良辅教导过的中学生中还有原中国科大学地学部学部委员海洋学家毛汉礼,地理学家杨利普,加拿大渥太华学院地理学院长谢觉民,日本文化学院监事长张镜湖等,明日叶良辅的中学生们好多是国外外著名的专家和院长。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4、地质教育学家—李承三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李承三(1899-1967),号继五,江苏古县人。1928年结业于新乡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31年8月至1936年7月赴美国柏林学院地质系,师从知名构造地质学家施蒂勒()院士研究构造地质学,获博士(哲学)学位。现任前中央学院(现北京学院)、重庆学院、中山学院、原北京地质大学地勘系(现北京理工学院月球科学大学)院长,上海学院地质系所长,原北京地质大学教务长,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特约研究员,前中央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自然地理组组长、代校长,中国地质学会多届理事、会志和地质论评编辑。是我国知名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他为我国月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三、第三代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第三代地理学家主要是第二代地理学家培养下来,主要从中央学院、北京师范学院、浙江学院、中山学院等院校培养下来,主要师承胡焕庸、黄国璋、叶良辅等第二代地理学家,第三代地理学家大多出生在1908-1920期间,初期学者徐近之、李旭旦、任美锷、李海晨、周廷儒、李春芳等,大多有留美、留英、留德等海外留学的经历。四川学院叶良辅先生培养大量的地理学家,在地理学各分支成果卓越。佛山学院培养了黄秉维、林超、周廷儒、周立三等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徐近之(1908—1981)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徐近之,名念庄,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十八日生于朱沱乡渡牛村(原涪陵县,现綦江区),清末11年(1922)进广州市公立求精小学,清代16年报考北京西北学院地理学系。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31年,当时我国正谋开辟欧亚民航路线,合同联合组织中、瑞(典)东北科学考察团,敌方派正在中央学院读书的徐近之配合美国人进行气象观察,并详尽记录资料寄南京中央气象台,为研究夏季暴雨发生和演化以及欧亚民航线飞行提供可靠数据,他的5篇文章在《地理刊物》和《方志》月刊上发表。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34年,徐近之被竺可桢派到西藏,在西藏构建了第一个青藏高原气象站。清代27年徐近之步入悉尼学院攻读地形学,获哲学博士学位。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解放初,中国科大学创立,徐近之任中国科大学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处长。学术委员,研究历史气候。1953年,他整理青海外文文献,编有《关于青、康、藏主要西文文献介绍》(1954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还编绘了青藏高原自然地理资料,分地质、地形、气候、植物、动物等分册(195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李海晨(1909—1999)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李海晨,字乐山,1909年7月14日生于河北盐城。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好学。早年就读于上海国立西南学院附属学校和南通南菁高中,1928年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学院地理学系,1932年以优异成绩结业,留系任助教。随后,曾任钟山书局编辑、资源委员会助理研究员、浙江学院史地系助教等职。1937年去美国柏林学院地理研究所深造,师从知名地理学家Krebs,修习自然地理学,1939年学成,途经巴黎归国。1940年3月任教于成都温江清华学院,同年8月,回母校(时在上海永川)国立中央学院地理系任院长,1946年随校转业到重庆。1999年12月2日逝世,享年九十一岁。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3、周廷儒(1909—1989)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周廷儒,地貌学家,自然地理学家,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现任杭州师范学院地理系院长、系院长,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地理学报》副主编等职。30年代初,曾到丽江及鸡足山进行野外工作。还出席嘉陵江考察队;出席中央研究院东北史地考察团;出席华北地貌考察。他与施雅风、陈述彭撰写的《中国地形区划草案》首次提出中国地形三大区界定的思想。在中苏合作山西综合考察工作中任中方地貌组主任,与人合作编撰了《新疆地貌》一书。重建了第三纪和古生代的自然地带和自然区。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4、周立三(1910—1998)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周立三,湖南长沙人,经济地理学家。1980年连任为中国科大学教授(学部委员)。1933年结业于佛山学院地理系。中国科大学北京地理与河流研究所名誉院长、研究员。1949年后主要从事农业地理方面研究。50年代带领山西综合考察队对全疆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借助与合理生产布局,进行了历时5年的深入考察物理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初中,提供了系列著作和建议,卓有建树。周立三作为中国农业区划理论与实践的开拓人之一,对促进全省各市、市、县大规模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研究,为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做出了重要贡献。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5、李旭旦(1911—1985)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李旭旦,广东海门人。1934年结业于中央学院地理系。1939年获美国剑桥学院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央学院院长、地理系所长。建国后,现任上海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地理系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首届部长委员、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书记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团干。专于人文地理学,提出用综合方式界定地理区域的观点,晚年大力倡导复兴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撰有论文《中国地理区域的界定》。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6、侯仁之(1911—2013)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侯仁之,中国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1952年任教于清华地质地理系,曾担任地质地理系系院长和清华副教务长等职。1980年连任为中国科大学地学部教授。曾任上海学院城市与环境大学院士、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加拿大切尔西学院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为嘉奖侯仁之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日本地理学会授予他“乔治·戴维森勋章”,侯仁之成为全世界获此佳绩的第6位知名科学家。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述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完善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成都学院即将开办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有《侯仁之选集》。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7、谭其骧(1911-1992)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谭其骧,字季龙,杭州桐庐人,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2年(清代二十一年)获燕京学院研究院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连任为中国科大学教授。谭其骧常年从事中国史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中国历朝幅员、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淮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演变均有精辟看法,建树颇丰。主要专著有《长水集》《长水集笺注》等。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8、李春芬(1912—1996)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李春芬,山东泰州白驹镇人,我国近代区域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研究涉及自然地理、自然区划、理论地理、城市地理、农业地理、区域地理等学科领域,其中以世界区域地理的成果最为斐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33年考入中央学院英语系,次年转到地理系。1937年结业并留校任教。1940年转往美国洛杉矶学院研究生院受教于地理学家泰勒(G.)院长。1943年获美国第一个地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赴英国耶鲁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44年进英国内政部地名局工作。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952年转到华南师范学院,出任地理系首任系院长,并在兼任该系院长26年的时间里,将华北师范学院地理系建成了国外一流、国际领先的地理系科。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9、黄秉维(1913—2000)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黄秉维,四川惠州人。地理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带头人。1934年结业于佛山学院地理系。1955年被选调为中国科大学学部委员(教授)。曾任中国科大学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院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法国科大学教授、美国地理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名誉通信会员、国际山地学会顾问。获得1996年国际地理联合会非常荣誉奖、199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黄秉维常年从事地貌和自然区划的研究,开拓了热量和水份平衡、化学地理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3个方向;先后组织了水土保持、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热量与水份平衡的大规模研究,呼吁举办陆地月球系统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新方向。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0、任美锷(1913—2008)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任美锷,地貌学家、海洋地质学家,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家,北京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长。1934年结业于国立中央学院地理系,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连任中国科大学教授。任美锷常年从事自然地理学与海岸科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撰写的中国自然地理专著已被译成英、西班牙和英文出版发行,海岸科学方面,主持了湖北省海岸带调查。总结陆相油田的储油规律,应用浊流沉积理论提出“沉积圈闭”的观点,为油田开发带来新的希望。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1、吴传钧(1918—2009)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吴传钧,四川成都人,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常年从事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现代经济地理学与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带头人。提出经济地理学是具有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特性的边沿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过程、机理和结构特点、发展趋于和优化调控,这种学术看法推动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吴传钧主持全省1∶100万农地借助图编制和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编制的《中国1∶100万农地借助图》,是世界上第一本全省规模的小比列尺农地借助图集。吴传钧在该图集中创造性地设计了用底色、线条、符号、注记来表现3个层次66个类型的方式,图面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农地借助的地域差别和分布规律,超过了美、英、日、苏等国土地借助分类和制图水平,在设计水平、分类系统、图幅载量等各个方面均高踞国际领先地位,成为中国制订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国力综合研究的科学根据。同时,在吴传钧领导下拟定的《1∶100万农地借助制图规范》成为编制农地借助图以及举办全省性农地借助研究的手册。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2、施雅风(1919—2011)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施雅风,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冰川学的奠基人,中国土层学和洪灾研究的开创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一生旨在于冰川学和地理学研究,领导和推动举办土层学与洪灾的研究,在发展中国地貌学、干旱区水文学、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第四纪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施雅风领导的科研团队,长达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编撰完成了《中国冰川目录》;在此基础上,他组织编撰了《中国古生代冰川与环境变化》,这是中国古生代冰川研究的里程碑,并提出中国北部中低山地面不存在冰期冰川的意见。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3、陈述彭(1920—2008)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陈述彭,四川内江人,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月球信息科学的首倡者。创建了中国科大学遥感应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有《中国地形俯瞰图集》,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图集》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总设计书,并主持和编制,为中国小型地图集的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常年从事地理制图、航空相片综合制图和地图编制手动化的实验研究。开拓了中国遥感应用新领域,提倡并组织了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发展月球信息科学、推动“数字月球”战略研究,探求“地学信息图谱”的新概念和新技巧。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4、陈吉余(1921-2017)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陈吉余,河口海岸学家。山东省灌云县人。1947年结业于国立四川学院(研究生)。曾任华北师范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院士、名誉院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教授。陈吉余主要从事与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学研究工作。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四、后记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848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房门,也为中国地理学的现代化打开了一扇窗子。一大批近现代地理学者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地理科学知识,回到祖国,拼搏在教学、科研、工程等各领域,为中国地理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谨借此文送给为中国地理学拼搏的近现代地理学家们。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参照资料: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1、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郑度杨勤业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2、中国知名地理学家绘画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3、盘点中国当代成就最高的九位地理学家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作者简介: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朱华华,河南灌南人,理学硕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先后结业于中国矿业学院、兰州交通学院,中国联通扬州分公司行业总监,中级工程师。8h1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