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物理 > 试题试卷

2008~2020年初中物理十三年中考试题分类汇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docx

更新时间:2024-11-17 文件大小: 1.66 MB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运行环境: /WinNT/2000/XP 授权方式: 免费资源 下载次数:

下载地址

先选择下载地址,再点击下载,若为站外链接的下载地址,则所需的“提取码”统一在”资源介绍“的文末!

本地下载

资源介绍

2008~2020年初中物理十三年中考试题分类汇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docx
========================
一 选择题
1(19 常州)11.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 5cm B. 5.0cm C. 5.00cm D. 5.000cm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宇航员麦克莱恩在地球上的身高为167.0cm, 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身高为172.0cm, 这四个月她长高了172.0cm 167.0cm=5.0cm.故B正确。
2 (19 山西)1.(3分)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mm B.2cm C.6mm D.6cm
【解答】解: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
故选:B。
3(19随州)7.(2分)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做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4s C.2s D.0.5s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时间过程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答】解:课桌的高度在0.8m左右,笔从课桌上落到地上的时间很短,在0.5s左右。
故选:D。
4(19泰安)1.(2分)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解答】解: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19 兵团)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 75mm B. 75cm C. 75dm D. 75m
【答案】B
【解析】
【详解】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国旗护卫队的队员身高比一般成年人高一些,所以步幅略大一些,在75cm左右。

6(19 湘西)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m的是
A. 铅笔的长度 B. 课桌的高度 C. 黑板的长度 D. 教室门的高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铅笔长度约15cm;课桌高度约80cm;黑板长度约4m;教室门高度约2m。

二 填空题:


1(19苏州) 1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cm: 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N

【答案】2.25(±0.02);1.2.
【解析】
(1)考察刻度尺的使用,首先分清量程和分度值,分度值是0.1cm,注意起始测量位置,由图可知,整数部分是2cm,小数部分为0.2cm加上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为2.25(±0.02)。
(2)考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看清量程0-5N,分度值是0.2N,由图可知为1.2N。

2(19怀化)30. 每小题1分,共3分。
(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 cm。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00cm-5.25cm=3.25cm;故答案为:3.25。



34(19 南京)24.(5分)用橡皮做以下几个小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图中橡皮的长度为_________cm。
【解答】解:
(1)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橡皮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4.60cm对齐,所以橡皮的长度为L=4.60cm﹣1.00cm=3.60cm;

4(19益阳)16.(4分)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 2.70 cm。

【解答】解:
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端与1.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70cm﹣1.00cm=2.70cm。
故答案为:1mm;2.70。
【点评】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19湘潭)20.(1分)图中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_cm。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5cm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3.15cm﹣2.00cm=1.15cm。
故答案为:1.15。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6(19大庆)11.(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cm。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8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2.80cm。
故答案为:2.80。

7(19 昆明)18.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m。

【答案】37.0
【解析】
【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3.00cm对齐,右侧在6.7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70cm-3.00cm=3.70cm=37.0mm。



8(19毕节)11.(1分)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cm。

【解答】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铅笔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8.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
故答案为:7.50。

9(19 镇江)13.(1)图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V。
【答案】 (1). 1.60 (2). 0.9
【解析】
【详解】第一空.由图像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此时木块长度为1.60cm;
第二空.由图像可知,电压表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9V。


10(19 攀枝花)14.(2分)一阵凉爽的清风,院子里树叶随风飘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捡起一片树叶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树叶的长度为_______cm。

【解答】解:院子里树叶随风飘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树叶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约为3.83cm,则树叶的长度为L=3.83cm。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3.83。

11(19 武威)15.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________cm。

【答案】2.50
【解析】
【详解】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50cm−1.00cm=2.50cm。
12(19广东) 16.(7分)(1)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图乙中物体A重为______N;图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s。



【答案】1.93 1.2 335
【解析】本题属于各种测量工具的读数题。由图甲知,该刻度分度值为1mm,起始刻度为1.00cm,终点刻度为2.93cm(2.93cm~2.95cm均可),故木块的长度为2.93cm-1.00cm=1.93cm;由图乙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由图读得此时示数为1.2N,故物体A重为1.2N;由图丙知,秒表的内圈读数为5min,外圈读数为35s,故最后读数为5min35s即335s。
【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的读数。要求考生把相关测量工具的读数规则记熟即可。
13 (19凉山)28.(2分)如图所示,物体长度为--------cm,体温计示数为---------℃。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
【解答】解:
由图知: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示数为4.00cm,右侧示数为6.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6.50cm﹣4.00cm=2.50cm;
(2)在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5℃。
故答案为:2.50; 37.5。
【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的读数,是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4(19 襄阳)22.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计时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_____成正比,表达式为:s=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______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 (1). 所用时间的平方 (2). (3). 7.5m (4). 增大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倾角
【解析】
【详解】(1)表格中数据时间是1s的时候,路程是0.3m;时间是2s的时候,路程1.2m;时间是3s的时候,路程是2.7m;时间是4s的时候,路程是4.8m;据此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表达式为: ;
(2)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
(3)斜面倾角不变时,物块由静止释放,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 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实验装置中的斜面倾角来增大这个系数。

三 实验题

1(19 沈阳)16.如图所示,小车沿着斜面从A点运动到B点,经过的路程为0.9m,所用时间为2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若水平面光滑,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将做___直线运动。小车在斜面上与在水平面上所受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 (1). 0.45 (2). 匀速 (3). 相同
【解析】
【详解】第一空.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v= = = 0.45 m/s;
第二空.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若水平面光滑,小车不受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小车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小车的运动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三空.小车在斜面上与在水平面上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的。
2(19宜昌)28.(4分)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_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选填:A、B)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_m/s。
.【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AB段和BC段的距离和时间,运用公式v求出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并进行比较;
(2)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
【解答】解:
(1)设全程路程为L,则小车运动的距离sAC=L,sABL,
由题知,所用的时间tAC=2.6s,tAB=t2=1.8s,
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
所以vAB<vAC,即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由图象可知,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加速运动的;
小车到达坡底时的时间是25s,对应的速度为0.8m/s。
故答案为:(1)小于;(2)A;(3)加速;0.8。

3(19北部湾)26.(7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4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 _______ (选填“>”、“<”或“=”)。(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 图像,如图15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14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 中点时的速度为 ,经过时间 中点时的速度为 ,则 _______ (选填“>”、“<”或“=”)。
【答案】(1)加速 不平衡 (2)1.8 1.5 < (3)4.8 (4)>
【解析】(1)由图14知,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在做加速运动;而加速运动反映了小球的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小球受力不平衡。(2)由 得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显然 ;CD段的路程为 。(3)由 图像知,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 与时间t成正比关系,且比值大小为 ,因此经过2s后,小球通过E点时的速度为 。(4)因为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所以小球经过路程 中点时所用时间一定大于 ,可见小球的速度为 时,小球还没到达路程 的中点,也即是说,先有 后有 ,所以有 。

(19北海)27.(7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所示,小球在做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CD段的路程为 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 B_____ VBC(选填“>”“<”或“=”)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2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 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______v2(选填“>”“<”或“=”)
解:
(1)由图1知,小球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小球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2)由表中数据可得,BC段的平均速度:vBC= = =1.8m/s;
由表中数据可得:sCD=vCDtCD=3m/s×0.5s=1.5m;
vAB=0.6m/s<vBC。
(3)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知,小球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小球1s时的速度为2.4m/s,则经过2s小球的速度为4.8m/s。
(4)小球从A静止滑下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匀加速运动),所以小球经过前一半时间速度小于后一半时间的速度,所以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小于 AB,如图所示:

小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v1>v2。
故答案为:(1)加速;不平衡;(2)1.8;1.5;<;(3)4.8;(4)>。

4(19 铜仁)20. 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分析】(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然后利用v=s/t计算;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3)求出s3的距离,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速度。
【解答】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s1=0.9m,s2=0.4m,则s1=0.9m-0.4m=0.5m,
由图知,t3=1s,

故答案为:(1)刻度尺;(2)较小;(3)0.5。


四 计算题
1(19青岛)35.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某规格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甲:①是主尺(最小刻度是毫米);②是游标尺(10个等分刻度),它是套在主尺上可移动的部件;③是测量爪。移动游标尺,把被测物体夹在两测量爪之间,两爪之间的距离等于被测物体的长度。
(1)图甲中,当测量爪对齐时,游标尺上的0刻线与主尺上的0刻线对齐,游标尺的第10刻线与主尺上9mm刻线对齐,其它刻线都与主尺上的刻线不对齐,则游标尺上每小格比主尺上每小格的长度少_____毫米。

(2)如果将1张厚度为0.1mm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的第1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读数为0.1mm;如果将2张这样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的第2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读数为0.2mm;依次类推,如果将10张这样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情况如图乙,读数为1.0mm;……

如图丙,如果将一个小钢球夹在测量爪间,则这个小钢球的直径为_______毫米。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而用本题中的游标卡尺测量时,就能准确地读到____毫米,这个数值叫做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如果用L表示待测物体的长度,用L0表示主尺的整毫米数,k表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游标尺上的刻线序数,a表示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则待测物体的长度表达式可归纳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1 (2). 3.5 (3). 0.1 (4). L0+ak
【解析】
【详解】9mm平分为10小格,则每格长度相差 ,刻度5处刚好上下对齐,由分析可得计算小球直径 ,最小值可读到0.1mm,由题目分析可得,每小格相差0.1mm,则根据刚好对齐的刻度线处可计算相差多少0.1mm,再加上可直接读出的毫米数,则



一 选择题

1 (18 济宁) 6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正确的是(  )
A. 米粒 B. 柳絮 C. 细菌 D. 原子

2 (18 怀化) 6.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答案】C
【解答】解: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右侧示数为5.25cm,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物体的长度为5.25cm﹣2.00cm=3.25cm。
故选:C。

3 (18 钦州)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 1.6m B. 7.5dm C. 18cm D. 70um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知道,1.6m与7.5dm较物理课本的宽度太长了,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应在18.5cm左右较为合理,故选C。


4 (18 白银) 2.今年四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沙尘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AQI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NO2等六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
B.NO2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NO2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NO2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空间尺度大于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两部分。
【解答】解: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电子的空间尺度,小于原子核的空间尺度,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的空间尺度大于分子,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微观结构,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5 (18 广州) 1、图1是常用的5 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 ”,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 14mm B.145mm C. 500mm D. 50.0m
【考点】长度的估测
【答案】D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五号电池的高度大约是5cm ,即 50.0mm,故选D.

6(18山西) 1.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考点】时间的估测.
估值
【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首先要对人的脉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在每分钟70次左右,远超过20次;故A错误;
B、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在每分钟70次左右,远超过40次;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在每分钟70次左右;故C正确;
D、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在每分钟70次左右,达不到140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二 填空题

7 (18 镇江)13、(1)图中,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



8(2018•宜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专题】定性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最终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读取物体长度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9.0cm对齐,右侧示数11.7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1.75cm-9.00cm=2.75cm。
故答案为:B;2.7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9 (18 恩施) 24.(1.00分)如图,圆锥体的高h为 3.22 cm

【解析】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知,圆锥体顶端三角板对应的刻度为1.78cm,圆锥体底部对应的刻度为5.00cm,所以圆锥体的高为h=5.00cm﹣1.78cm=3.22cm。
故答案为:3.22。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测量结果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18 青海)15.图中物块的长度是______cm.该物块在1分钟的时间内通过了6m的距离,则该物块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答案】1.15;0.1

10 (18 建设兵团)12.(2分)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木块的长度是 4.20 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0对齐,右侧略偏过4.0cm,估读为4.2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02cm﹣0cm=4.20cm。
故答案为:1;4.2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11 (18 桂林) 15.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 0~10 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解析】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由图知此刻度尺的量程为0~10cm;
(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该读到0.01cm,故记录结果为5.170cm,是错误的,应读作5.17cm。
故答案为:0~10;不正确。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以及长度测量数据分析及处理,知道长度测量记录的注意事项、认真分析数据即可正确解题。
12 (18 广东) 16.(6分)(1)如题16-1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cm,如题16-1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

【考点】刻度尺的读数、秒表的读数
【答案】1.20 140.0(或140)
【解析】由题16-1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读数时应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起点刻度为8.00cm,终点刻度为9.20cm,所以圆形物体的直径是9.20cm-8.00cm=1.20cm;图乙中秒表内圈指针指在第2条到第3条刻度线之间,表明分钟数为2,而外圈指针指在“20.0”这个刻度上,表明秒钟数为20.0,所以读数结果为2min20.0s=140.0s。

13(2018•攀枝花)13.(1分)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 3.10 cm。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9.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9.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物体A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00cm,物体A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10cm,所以物体A长度为6.10cm﹣3.00cm=3.10cm。
故答案为:3.10。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4(2018•攀枝花)14.(2分) 在攀枝花市中考体育800m测试中,随着发令枪声响起,小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起跑线,3分20秒后冲过终点,取得了长跑满分的好成绩,她在起跑过程中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 是 (选填“是”成“否”),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为 4 m/s。
【分析】(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
(2)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
【解答】解:
小睿在起跑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全程所用的时间:t=3min20s=200s,
长跑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v= = =4m/s。
故答案为:是;4。
【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状态的改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15 (18 南京) 13.在南京长江隧道口,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限高4.5 m ; (2)限速80 km/h ;(3)隧道禁止5 t 以上货车通行。

【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1)限高4.5m;(2)限速80km/h;(3)限载5t;
故答案为:(1)m;(2)km/h;(3)t。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
一 选择题
1 (18 衡阳) 9.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 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
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二 填空题


三 实验题

1 (18 江西) 24.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乌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验器材】小车、 刻度尺 、 停表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7.4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变速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减小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解:实验原理:v= ;
实验器材:测量路程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要用停表。
实验数据:小车在AB段的速度为:vAB= = =15cm/s;
小车在BC段的路程为:sBC=56cm,tBC=2.8s,
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 = =20cm/s;
(1)由上面实验知AB段的速度小于BC段的速度,故小车做变速运动;
(2)斜面的倾角越小(坡度越小),小车运动时间越长,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所以,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减小斜面的坡度。
故答案为: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
实验数据: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2) 15 20 17.4
【实验分析】:(1)变速;(2)减小。

2 (18 益阳) 22.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
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   (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小 ;
(3)图2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C 。

【解答】解:
(1)由图知,小车从A到B的路程为s=s2﹣s1,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v= = ;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计时早了,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v= 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3)小车下滑过程做加速运动;
A、由图知,在s﹣t图象上,s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加,即 变大,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D、由图知,在v﹣t图象上,速度v不发生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 ;(2)小;(3)C。

3 ( 18 内江) 2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
(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 2 mm。
(2)该实验原理是 v=  。
(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 小 (选填“大”或“小”)一些。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03 m/s。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一个大格是1cm,里面由有个小格,一个小格表示2mm;
(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 进行测量的;
(3)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由图知:AC段的距离是sAB=9.00cm,AB所用时间为tAB=3s,
所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 = =3.00cm/s=0.03m/s。
故答案为:(1)2;(2)v= ;(3)小;(4)0.03。

4 (18 日照)17.(4分)王红阳同学到实验室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请你从“长木板、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温度计、薄木块、金属片、秒表、细线”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要求:
(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画出实验装置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3 :实验题;28 :设计与制作题;5A4: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测量小车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所用时间t2
根据v= 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有关数据填入表中。
【解答】解:(1)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薄木块、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2)测量方法:
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机金属片的时间t1,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上半路程s2所用时间t2,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公式v= 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路程名称 通过的距离/m 所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上半段

【点评】本题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考查实验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减小误差应注意的问题和设计实验记录表格的能力。
一 选择题
1 (17 龙岩) 13.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合适的是(  )
A.分度值是1cm的15m的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C.分度值是1cm的1.5m的钢卷尺
D.分度值是0.1mm的游标卡尺
【考点】66:刻度尺的使用.
【分析】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
【解答】解: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成绩一般在十米左右,故最小刻度值达到1cm就比较适当,量程大于十米的皮卷尺就可以,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人们对身边常见的测量结果有所了解,能对结果的精确程度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测量前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分度值的刻度尺去测量,才能少走弯路,准确性高.

2 (17 常州) 下面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
【考点】64:长度的测量.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图中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15cm,物体长度为3.15cm﹣1.00cm=2.15cm.故C正确.
故选C.

3 (17 柳州) 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A.158毫米 B.158厘米 C.158米 D.158千米
【答案】B
命题立意:长度的估测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成年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58cm=1580mm=1.58m=0.00158km左右。故选:B。

二 填空题


1 (17怀化) 17.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2.87 cm.

【考点】64:长度的测量.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87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2.87cm.
故答案为:1;2.87.


2 (17 湘潭) 20. 如图,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专题】定量思想;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2)末端刻度值为3.40cm,物体长度为3.40cm-1.00cm=2.40cm.
故答案为:2.40.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17 天水) 1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体温计的示数为   ℃;电压表的读数为   V.

【答案】2.70;37.3;2.8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以4.00cm刻线为零起点,此时示数为6.70cm﹣4.00cm=2.70cm;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示数为37.3℃;电压表使用的0~3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1V,每一个小格代表0.1V,电压为2.8V.
【考点】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长度的测量

4 (17 哈尔滨) 15.(2分)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量程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1.70 cm.


【分析】(1)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还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量程;
(2)图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木块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7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1.70cm.
故答案为:量程;1.7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刻度尺是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的测量工具,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5 (17 贵港) 24.(2分)如图1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50 cm.如图2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50 s.

【分析】(1)刻度尺上最小的一格代表的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
(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s,指针在50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s,即秒表的读数为50s.
故答案为:2.50;50.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与停表的读数问题,是一道基础题,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6 ( 17 六盘水) 11.(2分)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3.45 cm.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从0刻度线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是正确的.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45cm.
故答案为:B;3.45.
【点评】读取不同测量工具的示数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都要先明确测量工具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零刻度线的位置,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7 (17 北京) 31.(2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2.80 cm.

【分析】起始端从0开始,只需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2.80cm.
故答案为:2.80.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 (17济宁) 17.如图中描述的是迷糊教授用仪器做实验的情景,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每项只指出一处错误即可)
① 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②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且温度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③ 量筒读数时,没有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视线没有与液面齐平 ;④ 分度值判断错误造成读数错误 .

【考点】16: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2D:量筒的使用;66:刻度尺的使用;I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分析】(一)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度必须紧贴被测物体.
(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二)温度计使用时要注意三点:
(1)玻璃泡要全部浸没于被测液体中,不能触及容器底和容器壁;
(2)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3)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三)量筒读数时,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应与液面齐平.
(四)电压表的读数方法:首先确定量程,然后分清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解答】解:①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②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且温度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③量筒读数时,没有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视线没有与液面齐平;
④电压表选0﹣1V的量程,分度值为0.04V,根据指针位置读数是0.48V,分度值判断错误造成读数错误.
故答案为:①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②读数时视线与刻度不垂直且温度计没有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③量筒读数时,没有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且视线没有与液面齐平;
④分度值判断错误造成读数错误.

9 (17 潍坊) 24.(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刻度处,用时1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2 m/s.
(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作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s/m 0 0.05 0.20 0.45 0.80
t/s 0 0.50 1.00 1.50 2.00
t2/s2 0 0.25 1.00 2.25 4.0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小车运动的s﹣t2图象.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是 s= t2 .

【分析】(1)用公式v= 算出平均速度;
(2)①利用描点法做出图象;
②由数学知识,s=kt2代入数据求得k值.
【解答】解:由题可知,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m刻度处,用时1s,
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v= = =0.2m/s;
(2)①根据表中数据,利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做出小车运动的s﹣t2图象,如下图所示:

②由上面的s﹣t2图象可知,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成正比,设s与t2的关系式为s=kt2;
将第二次的数据代入s=kt2,即0.05=k×0.25,解得k= ,
故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应为s= t2;
故答案为:(1)0.2;(2)①如上图;②s= t2.
【点评】本题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考查了速度、作图象以及求表达式的有关问题.
10 (17 柳州) 2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路程,小柳计时如图17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 m/s。
【答案】(1)卷尺(2)秒表;40m(3)8(4)5
命题立意: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原理和计算公式的应用。
(1)因为要测量速度的大小,需要测量出路程和时间,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计时如图17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8s;
(2)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
小明跑完s=40m所用时间为t=8s,所以平均速度: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v=40m/8s
=5m/s
答案:(1)卷尺(2)秒表;40m(3)8(4)5
一 选择题
1 (16 桂林) 1.(3分) 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刻度尺 B.温度计 C.电子秤 D.秒表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对每个选项中的测量工具进行分析,明确各自的测量对象,就能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A、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故A符合题意;
B、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子秤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容易解答.

2 (16 赤峰) 1.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  )
A.千米 B.光年 C.纳米 D.微米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根据长度单位进率和光年的含义比较不同单位的大小.
【解答】解:
1km=103m;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约为s=3.0×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
1nm=10﹣9m;
1μm=10﹣6m.
所以长度单位最大的是光年,最小的是纳米.
故选B.
3(16海南)1.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
A.18nm B.18mm C.18cm D.18dm
【考点】长度的估测.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180mm=1.8×107nm左右.
故选C.

4 (16 黔西南) 1.(3分).人民币中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
A.3μmB.3mmC.3cmD.3dm
【考点】长度的估测..
【专题】定量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在2cm左右,一元硬币的直径比2cm大一些,在3cm=30mm=0.3dm=3×104μm左右.
故选C.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5 (16年广州)1.历史上把图1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2.5km B.2.5m C.2.5dm D.2.5cm
【答案】D
【解析】此题较简单,考察学生对图景的认识和长度的理解,手指的拇指一节指头长以厘米为长度单位,约为2.5cm,故选D

6(16郴州)1.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  )
A.80m B.80dm C.80cm D.80mm
【考点】长度的估测.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讲台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800mm左右.
故选C.

7(16南宁) 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5.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cm B.km C.m D.mm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水性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10cm左右.
故选A.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长度、质量、速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二 填空题
1 (16河南) 17.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 12.02 cm.一次测量可能误 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2)如图2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0.1 ℃,体温计的示数是 37.3 ℃.
【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应用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的数值和被测量物体真实值之间一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我们称之为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永远不能被消除,但能够无限的被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一般有: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利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等.(2)体温计分度值是指每个最小格所表示的温度,可以看1℃之间有多少小格,就可计算出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温度,也就是分度值,然后根据分度值和液面的具体位置读出温度值.
【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12.02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12.02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人们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2)从体温计35﹣﹣36℃之间看出有10个小格,则每个小格代表0.1℃,也就是分度值为0.1℃,液面正好在37℃后的第3个小格上,所以温度值为37.3℃.
故答案为:(1)12.0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0.1;37.3.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的读数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应掌握常用器材的读数方法.
2(16宿迁)1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 1.85 cm;图乙中天平所测物体质量为 26.8 g.

【考点】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分析】(1)刻度尺的读数方法: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即为读数,起始端没从0开始,最后读数应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刻度值;(2)天平的读数方法:天平平衡时砝码的示数加上游码的示数为物体的质量.
【解答】解:(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0开始,末端刻度值为1.85cm,则物体的长度为1.85cm.(2)天平平衡时的示数等于砝码加上游码的示数,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20g+5g+1.8g=26.8g.
故答案为:1.85;26.8.
3(16贺州) 15.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计数是 3min10s ,合计 190 S.

【考点】时间的测量.
【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解:
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3min与4min之间,刚超过3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5s,指针所指时间在10s处;故时间为3min10s=190s.
故答案为:3min10s;190.
4(16泉州)27.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6.40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6 N.

【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①弹簧测力计、刻度尺、两种测量工具在使用前都要明确分度值,以便测量中准确读数;
②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可知,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铅笔长度的测量值是6.40cm;
②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3×0.2N=2.6N
故答案为:①6.40;②2.6.
5(16天津)14.请将图8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

图8
①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②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
答案:2.70;103


6(16广东)16、(6分)(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砝码与游码的读数如题16-1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g。如题16-2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2)某家庭电能表如题16-3所示。若该家庭单独让空高台工作,测得1 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60转,则空调消耗的电能为 kW·h,空调的电功率是 W。
(3)题16-4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 A,电压表的示数是 V。

答案:(1)31.2 2.90
(2)0.02 1200
(3)0.24 12.5
【简评】常规读数问题,每年必考,难度适中。

7(16滨州)16.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2.64cm ;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2.5 m/s.

【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解答】解:(1)由图A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在3.6cm和3.7cm之间,估读为3.64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64cm﹣1.00cm=2.64cm;(2)s=450m,t=20s,
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 =22.5m/s.故答案为:2.64cm;22.5.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和速度的计算,比较简单.

8 (16湘潭) 20.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3.55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5cm和3.6cm之间,估读为3.5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55cm.
故答案为:3.55.
9(16德州)14.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 1.20 cm.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20cm对齐,所以纽扣的直径为d=3.20cm﹣2.00cm=1.20cm.
故答案为:1.20.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0 (16漳州) 20.如图所示,

发表评论

最新列表

最热列表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