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快报 > 热点报告 > 正文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物理学科考试纲要(4)

来源:物理ok网 编辑:孙方玉 时间:2017-03-06 点击量:
A
1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
磁极的判定等) 。
A
9
14. 能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大致了解其在实际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A
15.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以及该力
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A
16.能对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
件”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
等;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并能对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进行说明。
B(会)
十二、能量守
能准确表述能量守恒定律;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说
明一些具体问题。
A
注:以下列出了初中阶段的一些基本实验。对于这些实验,要求:能说明其实
验原理、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均在实验室(或教室)里动手做过;会规范使
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如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 、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理解基本的实验步骤、以及得出正确的测量结
果等。
1.长度的测量
2.光的反射和折射
3.凸透镜成像
4.物质密度的测量
5.杠杆的平衡条件
6.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物质(晶体)的熔化
8.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9.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10.“伏安法”测电阻
1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2.电动机的原理
13.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10
四、例证性试题
例 例 1 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
面层,图示为表面层的示意图。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
运动,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
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力,脱离液体跑到空
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
名称) 。
【答案】引 蒸发 中等难度题(A 层次要求)
【说明】本题将物态变化和分子动理论两个知识点结合起来,创设情境揭示造成
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即宏观现象(物态变化)是组成物体的微观结构(分子运
动)造成的,考查从微观层面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
液体分子的运动使液体表面的部分分子能脱离分子间的引力作用而跑到空气
中,分子这种运动的宏观表现使部分液体变成了气体,也就是物态变化中的蒸发
现象。
例 例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把﹣5℃的冰块放在 0℃的冰箱内,几分钟后,有部分冰会变成水
C.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答案】C 中等难度题(A 层次要求)
【说明】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
体的质量无关,A 错误。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且能不断吸热,
二者缺一不可, B 错误。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及分子势能的总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有的物体都具
有内能,C正确。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锯木条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D 错误。
例 例 3 如图所示,A、B 是镜前一个点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
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 S 和像点 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11
A
B
M
【答案】 :如图甲、图乙 中等难度题(B层次要求)
【说明】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及平面镜成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虚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和虚像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为虚像的位置。
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作图:
方法一:如图甲,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 S′即发光点位置,作 S′关于
平面镜镜面的对称点 S 即发光点位置,再连接 S 与两个反射点即为入射光线。
方法二:如图乙,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
出两条入射光线, 其交点 S 即发光点位置,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即为像S′
的位置。
例 例 4 一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根据
所记录的物距(u) 、像距(v)的数据,描画出图示的 v u  关系
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 20cm
B.当 15cm u 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 25cm u 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D. 把物体从距离透镜 10cm 处逐渐移动到距离透镜 30cm 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
【答案】D 较难题(A 层次要求)
【说明】从图像上可以发现,当 20cm u  时,像距等于物距,透镜对物体成等大
的像,说明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透镜焦距 cm 10  f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

网友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